您好,欢迎来到水果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小苹果背后的大产业

小苹果背后的大产业

来源:杨凌农交所时间:2018/6/15 11:49:44打印收藏

众所周知,铜川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业带中心,是多种北方水果优生区。“陕西苹果优,铜川苹果好”早已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可。但是谁曾知道,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苹果在我市还算是“稀罕物”,市农产品公司每年还要从山东等地采购几十万斤苹果供应铜川市场。
    从1984年开始,我市农村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开始广种苹果。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苹果种植面积达到了万亩以上,经过估算,当年我市晚熟苹果可产六七百万斤。经过30年的发展,苹果已成为铜川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基础实、效益高的产业,成了富民市支柱产业。
    为解决苹果销路,当时在市供销社所属市农副产品公司负责果品等购销工作的王希栋,向当时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汇报,建议召开挂果的各县、区和乡镇干部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搞好眼前的丰产丰收,要求市供销社千方百计地开拓市场,把当年苹果卖出去。

“当时我们组织有关干部认真研究分析后,确定主要瞄准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开拓市场。因为这些地方消费需求量大,且当地不产苹果,当时我们提出的奋斗目标,就是‘千万斤苹果过大江’。”王希栋老人回忆,他把这件事向时任铜川市委书记支益民和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正照作了汇报,得到了他们的认同和支持,两位导还分别向时任杭州、南京市的有关导写了信,为此事牵线搭桥。
    于是,王希栋与同事们一起,分赴江南卖苹果。王希栋回忆说:“在杭州,当地人对我们带去的黄元帅苹果非常认可,《杭州日报》还登载了铜川苹果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的报道;南京方面还组织人员到铜川考察苹果质量;上海黄埔区也同意向他们发货。江南市场有望,我们心里一下就踏实了。”
    回到铜川以后,市供销社专门调整加了农副公司的导班子,大家奔波在全市果园,夜以继日集中发运,让几百万斤红富士苹果流入江南市场。
    如今,我市确立了“转方式、调结构,扩矮化、减乔化,提质量、增效益”的发展思路,计划用5-10年时间,推广矮化苹果集约化栽培10万亩,实现传统乔化苹果向矮化苹果栽培模式的转型升级,实现辉煌之后不走下坡路,产业接续不间断,继续延续着铜川果业的发展。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485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陕西大荔冬枣“跨出”国门身价倍增
  2. 范晓妮:80后打造网红“蓝胖纸”蓝莓
  3. 小苹果背后的大产业
  4. 樱桃成为带动乡亲脱贫增收的“聚宝盆”
  5. 周至蓝莓采摘节掀起夏日旅游热潮
  6. 淳化水蜜桃没销路 成熟丢弃在田间地埂
  7. 梅家坪打造苹果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镇
  8. 周至严禁猕猴桃早采早卖
  9. 户县农业局组织召开2016年葡萄产销座谈会
  10. 户县油桃电商助卖淘宝秒杀万斤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